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17600064724

首页 > 行业资讯 > 3·15提醒 | 美容仪选购必看!“四大提示”请收好→

3·15提醒 | 美容仪选购必看!“四大提示”请收好→

2025-03-13 00:00    来源:新浪新闻  点击量:24  评论(0人参与)
 

近期,各网络购物平台、直播间销售的美容仪产品日益增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随着市场的繁荣,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就购买美容仪类产品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消费提示一:认清产品属性 


消费者在选购美容仪产品时应确认产品信息,认清产品属性。对于医疗器械类美容仪,应确认其是否具有国家认可的医疗器械注册认证,以确保安全性。对于普通美容仪,应对使用效果持理性预期。


美容仪产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医疗美容功能的医疗器械类美容仪,二是具有一般美容功能的普通美容仪。医疗器械类美容仪通常具有“光子嫩肤”、“激光脱毛”、“超声波导入”等功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而普通美容仪一般只具有“清洁毛孔”、“按摩放松”、“促进吸收”等作用。


消费提示二:警惕夸大宣传


医疗器械类美容仪不得在广告中对美容的效果、安全性做出保证;普通美容仪不得在广告中宣传具有医疗器械类美容仪的功效。


部分网络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在销售美容仪产品时,存在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比如:承诺使用后能“立竿见影”、“无副作用”或声称该美容仪“绝对安全”、能“替代医美”等。


《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以外的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消费提示三:避免安全隐患 


医疗器械类美容仪和普通美容仪均不能替代医疗美容。对于严重的皮肤问题,建议优先咨询皮肤科医生或专业机构。如果在使用美容仪过程中出现皮肤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医疗器械类美容仪建议配合专业医生在正规医疗机构操作,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用户自行使用医疗器械类美容仪,可能因技术不足或仪器功率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皮肤红肿、敏感、烧伤、色素沉着、产生疤痕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消费者切勿将医疗器械类美容仪作为普通小家电产品随意使用。对于普通美容仪产品,应仔细查看说明书,了解其适用人群和使用限制(如孕妇、皮肤病患者)。


消费提示四:留存相关凭证


消费者在购买美容仪产品后,应保存好支付凭证、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享受售后服务。


当认为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广告宣传不符或存在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可及时与商家或平台沟通联系,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必要时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美容仪产品时,应认清产品属性,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虚假宣传的陷阱。


同时,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和审核力度,对销售美容仪类产品的商家或直播间进行严格规范;


销售者对所销售的美容仪产品应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信息。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兆宏商贸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7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