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17600064724

首页 > 行业资讯 > 女子注射除皱针后死亡!美容师无从业资格,未及时施救

女子注射除皱针后死亡!美容师无从业资格,未及时施救

2024-12-26 00:00    来源:腾讯新闻  点击量:55  评论(0人参与)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注射了2针除皱针后


  印向梅便出现咳嗽、呕吐等现象


  很快


  她便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开始发紫


  人已无法坐稳


  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徐玉美慌了


  立即拨打120求助


  但印向梅已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


  2024年7月


  江苏省扬中市检察院联合该市卫健委


  举办全市生活美容行业法律培训


  结合该起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


  重点讲解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区别美容院里突发意外2022年7月,徐玉美将老店关闭,在商业街区开设了一家新店。


  徐玉美从事生活美容行业多年,主营美甲、减肥、理疗、面部护理等简单的生活美容项目。为尽快打响市场、实现盈利,在未取得医美资质的情况下,徐玉美便抱着侥幸心理联系上了相熟的美容师李有容,合作经营除皱抗衰“微整形”项目。


  二人约定由徐玉美提供场地及客源,李有容提供产品、实际操作,赚取的营业额均分。


  2022年11月7日,徐玉美联系李有容到店为两位顾客注射除皱抗衰美容针。7日中午12时许,李有容先在一间包厢内为顾客黄河琳注射除皱针,徐玉美则提前为怕疼的顾客印向梅敷上了含有利多卡因的舒缓膏。


  13时,李有容为黄河琳注射完成后,将顾客印向梅带至包厢,按比例混合了融酶液、利多卡因、冻干粉,并将混合液抽取到注射器中,使用医美针头在印向梅左眼睑下方注射混合液,注射2次后,印向梅便出现咳嗽、呕吐等现象。


  李有容迅速叫来了徐玉美,而此时印向梅仍在持续呕吐,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开始发紫,人已无法坐稳,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徐玉美也慌了,立即拨打120求助。医护人员到场后迅速将印向梅抬上救护车送至医院抢救,但最终,印向梅因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微整形”该如何定性


  警方对美容院现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勘验调查,并将除皱用的药剂、针头进行取样化验。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医疗美容是指使用药物以及手术、物理和其他损伤性或者侵入性手段进行的美容,医疗美容应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医疗活动”“医疗行为”。


  所以,李有容为印向梅注射除皱针的行为是医疗美容行为,也即医疗行为,而该美容院仅取得生活美容服务资质,并未取得医疗美容资质。


  印向梅是徐玉美店里的常客,进行此次除皱美容前她已经向徐玉美提及她为易过敏体质,但徐玉美及李有容都未取得医生从业资格,也缺乏专业知识储备。


  在印向梅出现咳嗽、皮肤发紫等症状后,二人未能及时判断出原因,美容院内也没有配备急救药物。她们除了拨打120急救电话外,也未对印向梅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这导致印向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而死亡。经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鉴定,印向梅系外敷、皮下注射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2023年7月,扬中市检察院依法介入该案侦查,办案检察官针对取证事项、案件定性、矛盾修复等与侦查机关深度沟通,提出意见,积极引导侦查,并于2023年7月17日作出批准逮捕徐玉美、李有容决定。2023年9月15日,该案移送审查起诉。


  在检察官耐心的释法说理下,徐玉美、李有容充分认识到了非法行医的危害,承诺积极弥补死者家属损失。


  考虑到徐玉美、李有容,以及死者印向梅均各自有老人、小孩需要赡养、抚养,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对三个家庭的影响,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扬中市检察院与法院共同促成徐玉美、李有容对印向梅家属合计补偿经济损失150万元,取得了印向梅家属的谅解。整治非法医美乱象


  经扬中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基于徐玉美和李有容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积极赔偿等情节,2024年2月 ,扬中市法院作出判决,分别以非法行医罪判处二人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


  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扬中市检察院针对该案中发现的美容机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由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局、商务局、税务局、检察院、法院、网信办、行政审批局等9家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共同印发《关于开展医疗美容行业问题整改工作通知》。截至2024年3月,该市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对全市医美机构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3次,共排查有证有照、有照无证医疗美容机构21家,检查生活美容机构50余家,出具监督文书26份,立案查处2起生活美容机构非法提供医美服务行为。


  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步建立了美容行业“有证有照”“有照无证”“无照无证”等市场主体清单及重点违法线索提报机制,切实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


  为了提高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扬中市检察院联合该市卫健委多次举办全市生活美容行业法律培训,重点讲解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区别,培训现场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均签订了《生活美容场所服务承诺书》。


  在该院的指导下,卫健委编发了“医美那些事儿”系列科普文章,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扬中”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辨别非法医美,远离非法行医。


  专业人士介绍,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定义存在很大差异,除了美容使用的项目不同,机构资质和人员资质也不一样。


  生活美容是指使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护理和保养,不需要手术(不开刀、不流血),每日或经常反复施行才能达到美容目的。从业者通常不需要医生资格,但需要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常见的如美发、美甲、减肥、理疗、按摩、面部护理等。


  医疗美容是指使用药物以及手术、物理和其他损伤性或者侵入性手段进行的美容,属医疗行为,往往要实施手术,只有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的医生才能实施,三者缺一不可。文眉、隆鼻、抽脂、手术除皱、打美容针、隆胸等都属于医疗美容项目。普通生活美容机构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均属非法行医行为。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2月上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她倒在美容院里》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兆宏商贸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7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6537号-8